灵长类专家叶智彰:92岁的他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最早的创建者之一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4-03-11

  “有一段时间,我出来散步的时候看到晚上整个实验室到处都是亮着灯的,那些年轻人的奋斗精神,真是深深感动了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扎根云南边疆,献身科学,克服艰难困苦,拼搏奋斗,今年92岁的老一辈科学家、灵长类研究专家叶智彰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叶智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灵长类形态与进化研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作为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最早的10位创建者之一,他为昆明动物所的创立、发展和壮大而不懈奋斗。他是中国较早的灵长类研究专家,参与写作出版了中国最早的灵长类研究专著。

  在35年的科研生涯中,叶智彰专注于灵长类研究,参加了灵长类生物学、猕猴血象和骨髓象、蛇伤防治和蛇毒利用研究、猕猴形态学、我国几种灵长类动物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比较形态学,以及国家十年科学规划、国防科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1项研究课题,在这些研究课题中,由叶智彰本人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就有12项。

  1931年,叶智彰出生于广东梅县,即现在的梅州市梅江区。他毕业于广州华南医学院(该学院后改名为中山大学医学院,现并回中山大学)。 1958年大学毕业后,因国家号召大家支援云南、广西等比较缺人才的地方,叶智彰自愿报名来到云南,参加边疆建设。“国家需要,年轻人到哪儿都要有一腔热血。”回忆当初的选择, 叶智彰先生 从末后悔过。

  来到昆明以后,叶智彰被安排住在正义路,这是当时昆明最繁华的地方,但两边街道的房子都是泥巴墙、木头房子,而且因为雨水比较充足,房顶的瓦上全部都长了草……

  来昆明时,叶智彰的女朋友在中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女友并未阻止他前往边疆。本打算在昆明团聚的两人,却因为广州的医院不肯放人而犯了难。1960年他们结婚后才通过对调的方式,叶智彰的爱人终于调到了昆明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

  到昆明以后,叶智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昆明工作站,因工作站还未建成,叶智彰又被安排到北京协和医院学习半年,掌握了放射性同位素内照射和外照射诊断与治疗技术,于1959年回到昆明。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4月, “我来了以后动物所刚刚成立,只有5个大学生来报到,三个在动物所,两个在生物物理所。当时提出到昆明西郊山上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建所,就定了花红洞,设备和设施全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叶智彰先生回忆。

  花红洞位于距离昆明市区10多公里外的西郊山上花红村,交通极其不便,生活条件艰苦。叶智彰和同事开始了昆明动物研究所的艰苦创业之路。

  叶智彰每周才能回一次城里的家,每周六晚上走下山,到黑林铺坐公交车回家,周日傍晚又从城里坐公交车到黑林铺,爬山回单位。如果碰到下雨天,山下还没有公交车进城。

  花红洞的生活、科研条件很简陋。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叶智彰在花红洞工作了35年,还放弃了调回广州的机会。

  1959年,叶智彰跟两位前苏联专家一起工作, 研究辐射遗传课题。 他和同事建起了 装备实验室,这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灵长类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基地。

  后来有一段时间,除了遗传方面的研究,叶智彰还做一些蛇伤防治、蛇毒毒素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978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那个时候大家的工作基本上都稳定下来了。”叶智彰先生说。1980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第五研究室即灵长类生物学研究室正式成立,把从事有关灵长类研究的课题题组集中在一起。

  此后,叶智彰就在灵长类学研究室专门从事灵长类形态与进化研究,直至1993年退休,并担任了一届研究室副主任。

  灵长类室成立以后,各室的研究方向更明确了。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灵长类生物学研究经过数十年的历程,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在出成果和出人才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工作35年来,叶智彰与科研合作者一起,共出版了5部科学专著,其中3部叶智彰为第一作者;在国外发表了研究论文120余篇,并汇编成《叶智彰论文集》;此外,还获得了国家、云南省、中国科学院各级科研成果奖27项,其中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术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等。

  1990年,叶智彰获得了“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等奖。1992年,叶智彰领导灵长类形态学学科组获得了“云南省先进班组”和“全国先进班组”称号,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对于现在年轻的科研人员,叶智彰表示了充分赞赏。他说:“有一段时间,我出来散步的时候看到晚上整个实验室到处都是亮着灯的,12点以前都还是一片亮的,那些年轻人的奋斗精神,真是深深感动了我。我们老一辈人很感动的就是这一批年轻人,在学校也好、开始工作也好, 都在努力奋斗。”

  对于现在的退休生活,叶智彰先生特别满意,不仅他们夫妻事业有成,几个子女也都培养成才,全家九口人全部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有两位医学博士和四位硕士,有五位高级职称和三位中职。

  回顾自己的科研生涯, 叶智彰先生感慨地说:“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强盛,让我们享受到了退休后三十多年安稳的晚年生活。我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出生的,我的一生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我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